何等朋友,我主耶穌!擔我罪孽負我憂;何等權利,能將難處到主面前去祈求。
多少平安屢屢喪失,多少痛苦無須受;無非我們未將萬事到主面前去祈求。


我們有否苦難、艱辛?有否試探和引誘?不能因此失望、灰心,應當向主去祈求。
誰能像祂忠實、穩妥,背我重擔分我愁?惟祂知我每一軟弱,故當向主去祈求。

我們是否疲倦,苦楚、思慮、重擔壓心頭?救主仍舊是避難處,應當向祂去祈求。
朋友有否賣你、棄你?應當向主去祈求;祂的懷抱是你護庇,經祂撫慰必無憂。

 

 在前幾天中,遇到了讓我覺得非常委屈和難過的事,我的腦中一直浮出這首詩歌。當我將這首詩歌唱著唱著,裏面負面的感覺便一掃而空,我知道是主撫平了我的情緒。我們的神是賜人安慰的神,「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林後一4)感謝讚美主!何等的寶貝,我能有這一位好朋友;能將我所有的委屈向祂傾訴,並且祂還能安慰我一切的傷痛。


 這首詩歌的作者,史克力芬生於愛爾蘭,早年他一心想當軍人,曾進軍官學校,但因健康欠佳而輟。1842年,他大學畢業,在他結婚前夕,他的未婚妻意外落水溺斃,當時他痛不欲生,但耶穌安慰了他。他在廿五歲時,傷心地離開了這翠綠的故鄉,前往加拿大執教。數年後,他再次戀愛,可是就在籌備婚禮時,未婚妻突然病故。自此他孤獨一生,將自己的生命、財產、光陰完全奉獻給主,讓主引導前程,惟有主才是他最親密的良友。他生性豪爽,樂於助人,經常幫助貧病和鰥寡孤獨者,時常帶了一把鋸子,在街頭為貧民、殘障者或寡婦義務作工。在嚴冬時,他將衣服和食物與窮苦的人分享,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

 1855年,他從最痛苦憂傷的經驗中,寫下了這首詩。1857年他母親在英國病重,他不克前往探望,就把這首詩寄去安慰她。後來有一次他自己病了,友人來探望他,從他床旁看到這首詩的草稿,閱後好奇地問他可是作者?他說:「這首詩是主與我共同寫的。」史克力芬雖只寫了一首詩歌,但百餘年來這一直是基督徒的至愛。


 雖然史克利芬一直是走孤單的路,「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當他回顧一生的經歷時,他寫了這首詩歌,說出由衷的心聲:「誰能像祂忠實、穩妥,背我重擔分我愁?惟祂知我每一軟弱,故當向主去祈求。」

 我們或許沒有史克力芬生如此的經歷,但在我們一生中,也會常有不順遂的時候;我們是否記得,我們有這位好朋友在我們裏面,我們有權利能向祂傾訴。祂不怕我們向祂傾訴什麼或多少,只怕我們不向祂傾訴。只要我們願意,祂就能擔負我們罪孽和憂傷。(陳薏鈞)(參「詩歌故事」部落格,水深之處詩歌賞析─何等朋友我主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