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徒遭遇外有逼迫困境,內有異端背謬的第三世紀,這首將人帶到與基督有深刻、親密聯合的詩歌被寫出,且被傳唱。十七世紀的詩人安格魯斯(Johann Angelus Silesius,1624~1677)曾說:「基督即使生在伯利恆一千次,如果祂沒有生在你裏面,你的靈魂仍是孤寂絕望的。」


 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1843~1919)翻譯這首詩時,將它編成福音詩歌的體裁。第一節以「接受」一詞表明救恩的起點,第二節、第三節進一步來摸我們的愛慕為何,以及我們的尋求為何。




 第一節:「基督雖能千回,降生於伯利恆,若未活你心內,救恩仍是無成。各各他的十架,還不會拯救你;在你裏的十架,纔有能醫治你。」

 二千年來,世上多少人慶祝過所謂的聖誕佳節,然而卻遠不及半數是真正接受基督的。基督在二千年前為全人類降生,只為了降生在信入祂的人裏。約翰曾說:「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成為神的兒女。」(約一12)耶穌基督除了「生」以及「活」在我們裏面之外,神所應許的救恩無從發生。基督於伯利恆降生,也將與我們無關。甚至基督二千年前所上的十字架,主在其上流出血與水而成功的救贖,若不被我們接受,也全無功效。彼得說:「祂在木頭上,在祂的身體裏,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向罪死了,就得以向義活著;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二24)有能力、有功效的,不是伯利恆一家馬廄的馬槽,也不是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木架,乃是基督這位活的人位!




 第二節:「人哪!你愛何物,你就變成該物:成神,你若愛神;成塵,你若愛塵;你出,神就進入;你死,神就生甦;無你,就有基督;無物,就得萬物。」

 大衛是為愛神的王,他曾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裏求問。」(詩篇二七4) 來到了新約,保羅說到:「他們的心幾時轉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而且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林後三16~18)愛慕神者時常觀看神,漸漸被神的生命和性情注入,進而「成神」。相反的,我們若「模倣這世代,」(羅十二2)愛了現今的世代,牠們就成了我們的構成。除此之外,詩人還提到,要得著基督,需要「無你」;要得着萬物,需要「無物」。前者是經歷人位的轉換-一無所是,後者是經歷所有權的轉換-一無所有。歷代屬靈諸多聖賢有此經歷,至今仍然激勵我們。例如十九世紀達祕弟兄(John Nelson Darby,1800~1882)晚年曾說:「哦,何等喜樂,能夠一無所有,一無所是,一無所見,惟見在榮耀裏活的基督;並且一無所顧,惟顧祂在此地的權益。」




 第三節:「你若要得著神,切勿跟從智慧;『愛』是最短路徑,使你免去紆迴。你若不為自己尋求甚麼利益,神的榮耀自己,就要充滿了你。」

 雖然這節看起來也許和第二節屬靈的思想大同小異,卻是進一步地提醒揭示。歷史上有許多尋求神的人,為了得著神,更親近神,或者更像神,而遵循了他們所認為智慧的方法。然而,主耶穌已經親自告訴我們:「你要全心、全魂並全心思,愛主你的神。」(太二二37)「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八3)並且,「神為愛祂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利益得失有時對信徒是大的試驗。我們曾否想過,在某件人情世故上,若我站在主這邊,我是否有所得,或者,我將有所失?此詩「利益」一詞假如包含的不只物質,也或屬靈的,那經歷上的意涵又更深了。就連我們屬靈的企圖也將被主暴露。最後,宣信弟兄加上了副歌,帶我們向主宣告:「哦!基督的十字架,我接你進我心,使我脫自己管轄,完全憑主而生存。」只有當我們與主同釘十架,連同一切都帶上十架,並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黃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