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至5月28 恢復本聖經讀經進度:約三22~五16

 

 

小排聖經問題研討

問題一:
根據約四章十三至十四節,請問:
①十三節:「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是什麼意思?
②十四節,主所賜的水為何?
③耶穌說喝祂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為何在基督徒得救後,仍然有時會覺得乾渴?

參考:
①約四13註1,18註1—
「喝這水」象徵享受物質和屬世娛樂的消遣。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處的乾渴,人無論喝了多少物質和屬世的「水」,還會再渴。這些「水」喝得越多,乾渴越加增。婦人不斷更換丈夫,足以證明她無論喝了多少「這水」,仍舊乾渴。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主這話是真的!

②約四13~14,七38註2—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活水的江河,乃指生命多方面的流出(參羅十五30,帖前一6,帖後二13,加五22~23),這生命源自那惟一生命水的河(啟二二1),就是神的生命之靈(羅八2)。

③《倪柝聲文集》第十七冊.主不失望的原因—
今天我不是來講喝這世界的水,不能滿足人的心。乃是要解釋為何基督徒在世上仍舊感覺口渴。基督徒為何仍是口渴呢?因為基督徒回頭再喝了十三節的水。一個人為何會失望呢?若沒有盼望,就不會失望。若永無盼望,就永不會失望。人若永不盼望有錢財,就永不會因無錢財而失望。照樣,我們若盼望世界的水能滿足我們,我們的眼睛就轉了方向,我們就會覺得渴了。這是我們在神面前覺得傷心,覺得難受,覺得失望的原因。我們不會得滿足。為什麼呢?有一個緣故。因為我們盼望得著快要過去的東西,來滿足我們的慾望。你盼望要得著快要過去的東西,快要過去的名聲,快要過去的錢財,你就永遠得不著滿足。這些東西到了你手中時,你要看見牠們並不會安慰你,叫你快樂,叫你滿足。所以你覺得又有慾望了,你又要別的東西了。你又渴了,所以你又得再喝了。我們的錯是在我們要在快要過去的事物上,滿足我們的心。如果你的手抓住這些快要過去的東西,你的心想這些快要過去的東西,你的心就永不得滿足。


問題二:
約翰福音四章十五至廿六節撒瑪利亞婦人受吸引,要求主給她活水,主藉機會教導婦人如何取用活水。請問:
①當撒瑪利亞婦人向主要活水時,主回答說:你去叫你的丈夫,然後到這裏來。其義何在?與我們有何關係?
②二十節,當婦人將她的話題從她丈夫轉到敬拜的事上,主耶穌是如何抓住機會教導她真正的敬拜?
③當撒瑪利亞婦人聽見主答覆她關於敬拜的問題之後,轉到另一個題目(四25)她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主的回應為何?

參考:
①《約翰福音生命讀經》第十二篇,《變死亡為生命》第三篇—
主說這話是要用她不道德的歷史摸她的良心,使她為自己的罪行悔改。她向主要活水,主向她要丈夫。她的丈夫,就是她的歷史。她為人的故事,和她背後的生活,都包括在她這丈夫的問題裏。所以主向她要丈夫,就是要引她認識她自己的為人,引她認識她自己的敗壞,引她承認她自己的罪惡。這婦人的諸多丈夫乃是一個表號。表徵一切在基督之外的事物。在基督之外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罪惡的。我們若在基督之外倚靠任何人或任何事,那可能是十分罪惡的。基督該是那獨一的丈夫。因為主知道一切,祂單單要求她把丈夫帶來,就摸著了她的良心。就是用這方式,主幫助她承認她的罪,並且悔改。她要得著主生命的活水,她就必須認識自己的敗壞,而承認自己的罪惡。罪惡總得承認出來,救恩才能賜得進去。丈夫的問題總得擺出來,生命的活水才能流進去。每一個來到主面前求祂的人,祂也都要先引他們認識自己的敗壞,而承認自己的罪惡,主就把祂的救恩賜給人。

②《約翰福音生命讀經》第十二篇,《基督的靈》第三篇—
廿四節主說:「神是靈;敬拜祂的,必須在靈和真實裏敬拜。」看見那些真正的敬拜者,不只是在他們的靈裏敬拜神,也是在真實裏敬拜神。「在靈裏」怎樣不是指著那與外面儀式相反之裏面的東西,乃是指著那與人天然能力所能成功者相反之屬靈的東西,就是聖靈在我們裏面所作的;照樣「在實際裏」也不是指著真心、實意或正直。一切的敬拜者,不一定都是真實的敬拜者。可能有許多熱心、忠誠的敬拜,並不是在靈和實際裏的敬拜。心思可以極盡其用,感覺可以深受激動,意志可以堅強振奮,然而那能站在神的實際裏的,屬靈的敬拜,可能仍是微乎其微。一個敬拜可以是十分遵照聖經真理的,然而因著它主要的活動,不是出於神的運行,乃是出於人的努力,它仍不是神所尋求的,那基督所賜,聖靈所感的敬拜。神是個靈,在靈裏親近祂,敬拜祂的人與祂必須是相符的、和諧的、合一的。父尋求這樣的人敬拜祂。故此我們敬拜神,必須在我們的靈這獨一的地方,並帶著基督作實際。正確的敬拜乃是不斷喝活水。那是靈的神就是活水,我們喝活水的器官乃是我們人的靈。每當我們運用我們人的靈接觸神這活靈時,我們就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裏飲於祂作活水。

③《約翰福音生命讀經》第十二篇—
廿六節主回答她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耶穌用這句話引導她信祂是基督,好叫她得著永遠的生命。主向撒瑪利亞婦人啟示,人生真正的滿足乃是主自己。關於祂自己,主向她啟示了三方面:祂是恩賜,是賜恩者,又是得恩賜之路。婦人得這恩賜的路乃是接觸或飲於這賜恩者自己。


問題三:
根據約翰福音五章一至九節,說到軟弱人的需要。請問:
①主耶穌為何在那個時間和地點遇見那病了卅八年的人?
②羊門、畢士大的池子、天使以及攪動那水所表徵的意義為何?
③那人對於他要得痊癒的觀念為何?與主有何不同?

參考:
①《變死亡為生命.軟弱人的需要》—
主耶穌遇著這個三十八年的病者,不僅是在過節的時候,也是在安息日,主知道他的需要。而且主遇著他的時候,他是安臥在褥子上,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畢士大的池子旁。他雖在安息日,且安臥在褥子上,但他心裏沒有平安。他外面的時境是平安的,他裏面的心境卻不平安。因為他還有病痛沒有脫去,他還有需要沒有得到。

②約五2註1~2,4註1~2—
羊門(約五2)象徵這種宗教羊圈的門(約十1)。池子名叫畢士大,意憐憫之家,表徵那些守律法的人,需要神的憐憫,因為他們無能、軟弱、且苦惱(參羅七7~24)。天使象徵頒賜律法的經手人,這律法不能賜人生命(加三19,21)。攪動池水使人痊愈,表徵實行守律法,想要使人完全。

③《變死亡為生命.軟弱人的需要》—
軟弱人認為他痊癒的觀念是只要下到池子裏就可以得救了,當主耶穌問他要不要痊愈的時候,他一點不懂主的意思,他以為主也是叫他靠那個到池子得醫的老辦法。他一點沒有想到主自己要給他一個拯救,是不用任何辦法,也是不用他努力或費力的。當他對主說過他如何無力到那池子就醫之後,主馬上就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主這話很奇妙,意思是說,你不必靠那池子,不必靠什麼辦法,也不必靠你的努力,費你的力氣,就是接受我這話,就可以啦。主這話有能力,因為主這話裏有生命。主這話一給那病人聽見,他立刻痊愈了,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這不是一個辦法的效能,也不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乃是主生命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