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壇獻祭同配搭,服事追求建神家
壇火不可熄滅,惟願忠誠不減
已過週五晚上是青職特會之後,首次的青職共追展覽聚會。特會後每週線上追求『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一書,每個月有一次實體相調的聚集,眾人一同展覽信息對於青職過召會生活的幫助。
藉由詩歌,眾人被帶回到青職特會的氛圍,似乎特會中那對主的愛火又復燃起來。青職弟兄姊妹也踴躍分享對書報的摸著和自己實際的經歷,也分享如何在特會之後將奉獻實際的操練,還有喜樂的詩歌展覽。
神家銘刻心上,建造顯在眼前
最後,弟兄們勉勵青職聖徒的話,看見青職聖徒的確需要藉著這樣的共同追求,一再受鼓勵,一次又一次的築壇,並在每一個站口支搭帳棚,使我們過晨晨復興、關心同伴、為著神的家移動帳棚,有分移居開展、為青職相調中心奉獻財物...,藉由這些實際的付出,使我們炭火堆加,更加焚燒!(兒青組)
蒙恩分享
這次青職特會讓我認識,倪《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中我們對三一神當有的三重經歷:在榮耀中呼召亞伯拉罕的父神、分賜恩典給以撒的子神、製作變化雅各成為以色列的靈神。亞伯拉罕並非自己定意要離開本族、父家,而是榮耀的神一再向他顯現,使他能自發的跟隨、築壇奉獻、過客旅的生活。他與妻子撒拉生育之力絕了之後;以撒纔由恩典而生,承受父為他一切的豫備,不從自己勞苦、完全安息於神。雅各是抓奪者;然而神豫備許多的試煉,使他天然的能力用到至極—大腿窩的筋顯了出來,讓神的使者摸一把就瘸了。藉著受苦,聖靈開始刺繡、組織到他裏面,使他有更新變化過的性情,如同礦物經過高熱高壓,形成寶石,這是晚年的雅各的成熟。對照過去的經歷,我了解雖然我青年,但對三一神有了些經歷;我無需定意「達到」、「作」甚麼,而是簡單「得到」神,神就有路組織到我裏面。(文藻大區 盧俊翰)
感謝主!我在特會上其中一個奉獻就是一年要讀完一本書報,目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開始進入第十章了,前面每一章都很有亮光,都很有享受。願主繼續加強我書報上的追求。另外就是有同伴的拖住:感謝主,從暑假開始,我和同伴的線上晨興就重新恢復~持續進行中。9月開始也有弟兄願意陪我有追求,我們目前就是每週二和週四中午1點有線上追求,追求時間到,我就在車上追求,目前追求初信餵養,每次大概15分鐘。我就很享受每一次的追求,雖然有些內容是已經讀過的,但又再一次讀,讀起來又有不同的摸著,不同的味道。且在這樣的追求裡,卻能夠除去上半天在學校的消極事攪擾而轉回靈裡,重新得著加力。雖然剛開始會很想要午休,但一次又一次的操練,越來越珍賞在學校能有這樣的追求。另外,每週四晚上1030也會和一位弟兄有晨興聖言的追求,在這追求裡,感謝主,不僅有得話語的供應,也有彼此的關心代禱。(旗美二大區 張智傑)
感謝主,在近1年的職場經歷,神親自向我顯現說話。因著陪伴幾位青少年家聚會,我發現我近期的工作轉換,工作的內容,沒辦法當主的見證人,甚至自己還會跟著青少年起鬨,揶揄自己?像極了亞伯拉罕軟弱被法老王責備?於是我在公司申請換一個部門,配送的貨物不一樣,開著拖板車載袋裝水泥跑工地。感覺沒了這個責備?但獨自禱告問主,我也不知道怎樣做才對?馬太福音六章24節『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因為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忠於這個輕視那個。你們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對!工作賺錢應付生活所需是對的,但我忙碌工作到深夜,外宿在車頭,我裡面的主會喜樂嗎?我在工作跟聚會之間,分配時間的比例,裡面當家的主,會滿意我的選擇嗎?於是主開始在環境中作工。報名參加高中特會的日期又快到了,怎麼辦?好想參加特會,但是不想被老闆碎碎念說我請假那麼多天不認真上班?我做了一個決定,離職吧!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我要從「迦勒底的吾珥」起行!感謝主,榮耀的神向我顯現,我配搭來高中特會,看到神向我說話。我築壇向神獻祭,把自己的工作職涯選擇權交出來。放在祭壇上,火燒盡後,留下的東西才是我可以拿回來帳棚。在自己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連面試邀約我都給對方回答:我參加高中特會後再來面試!現在的工作,收入或許比之前開大車,少了一半?但是因著時間固定上下班,我陪伴幾位青少年晨興,我覺得很值得!少賺了新臺幣,卻賺了天上的銀兩!(重愛二區 蔡進益)
想與大家分享已過青職共同追求,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第四章的摸著。在創世記15章開頭,看見神與亞伯拉罕之間,如同朋友一樣的談話,使他能認識神的心意,完成神的應許。我摸著,一面神要我們敬畏祂,另一面祂也喜歡聽我們說話。神說話,我們聽;我們說話,神也聽。亞伯拉罕在這裡對神表示說,他的問題並不是財物的問題,乃是兒子的問題。難道神不知道亞伯拉罕需要一個兒子嗎?神知道。但是,神喜歡我們作祂的朋友,藉著神所量給的功課,使我們能與祂有千百次的交通,使我們能進入祂的心意,常常與祂有聯結。最近家人生病住院,我裏面就詢問主,主阿,為什麼會這樣?我在天然裏,就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藉著共讀書報很幫助我,「神也喜歡聽我們說話」我摸著神所量給我們的功課,就像亞伯拉罕沒有兒子作後嗣的問題一樣,目的乃是要我們與祂有千百次的交通。(愛河大區 簡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