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顯神能搭棚築壇,雕琢刺繡更新奉獻
摸著這次特會在預備期間,弟兄們就呼召我們要作一個尋求主顯現並奉獻的人。第一篇的信息說到亞伯拉罕因著看見神的顯現,就成了一個過河的人,成為一個從世界分別出來的人。並且亞伯拉罕也是一位過祭壇和帳棚生活的人,為著神奉獻自己,完全為神而活的人。聽到這個就使我羨慕作一個有主顯現的人。我需要一直禱告、尋求主的顯現和說話,使主能一直定準我的方向,並使我能一直信靠祂即時的引導,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明誠大區 倪主溢)
這次特會的負擔,就是要幫助弟兄姊妹過奉獻的關。年輕時也曾有奉獻過,當結婚、有孩子以後,似乎越過越模糊。摸著特會說到,亞伯拉罕是個築壇奉獻的人。但羅得在聖經的記載裏卻從來沒有築壇過,可能因此就挪移帳棚到所多瑪。亞伯拉罕在創世記十二章八節又築了第二座壇。這光照了我,現在需要築起第二座壇更新奉獻。雖然我已經有了家庭、孩子,許許多多神賜給我為著地上生存的事物。但這些我現在需要更新奉獻給神,經由更新奉獻,讓我在召會生活及服事從裏而外有一個新的起頭。(博愛大區 余明龍)
神要得著一班屬乎祂的人,歸於祂自己名下,作祂的子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神就在亞伯拉罕身上、以撒的身上和雅各的身上作神聖的工作。因此亞伯拉罕的經歷加上以撒的經歷,再加上雅各的經歷,乃是每一位作神子民的基本經歷。
這次的青職特會很不一樣,為加強我們青職在青職特會前,有為特會的預備及禱告,服事團每天提供一張圖卡,圖卡的內容出自《倪柝聲文集》「祭壇與帳棚的生活」,每天進入一張圖卡的信息,得著滋養、供應與開啟。另一面也藉著圖卡提醒我們需要為青職特會有守望的禱告。這次特會有許多的青少年和大專生一起參與兒童服事,使我這個有孩童的青職家庭能得著釋放,享受第一堂信息。詩歌上「榮耀!此生奉獻」,就抓住了我的心,「雖我道路,漸行漸遠,你的聲音,呼喚未減。神旣顯現,何需揀選?愛主!我恐錯失你面。」 聽到這首詩歌使我想起聖經及倪柝聲弟兄信息裏的一段話,「創世記十二章七節:『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給我們看見,祭壇是根據於神的顯現,沒有神的顯現,就沒有祭壇。奉獻不是由於人的勸勉,不是由於人的催促,乃是由於神的顯現。奉獻的能力是從神的顯現來的,是從神的啟示來的。只有看見神的人,他才真是奉獻的人。」因這首詩歌及聖經的話,我就相信神已向我顯現並說話了,所以我重新向主更新奉獻,好叫我這一個人在神面前有一個轉變,這個轉變不是要為主做甚麼,而是要成為一個能讓主來製作的人。(新盛大區 黃玟傑)
2024年9月21日,我參加了一場難忘的青職特會,在特會的前兩個月,我爸爸在家人們的措手不及中,突然的離世,整整兩個月,我心裏一直很思念也憂傷,晨興沒感覺,讀經沒摸著,就這樣心神不寧的過了兩個月。本來我連特會都想取消報名了,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救自己脫離這樣渾渾噩噩的日子, 所以我強迫自己參加青職特會,希望能在特會中尋求安慰。
有別以往的特會,這次特會只打一個負擔—「奉獻」,四堂的信息,每一篇都圍著奉獻,弟兄們也號召青職的弟兄姊妹們勇敢的上臺奉獻;第一堂,我的同伴邀約我一起上臺宣告,被我拒絕了,我不想奉獻;第二堂另兩個同伴也上臺了,我在臺下看著,但不願奉獻;第三堂的時候,姊妹們特地來鼓勵我上臺,我搖著手低頭不語,我不敢奉獻;第四堂信息,主在裏面催促我,這是最後一堂,你要順服裏面的感覺,我衝上臺,說著說著就哭了,我都不記得自己說了什麼,但我只知道,主清楚地給了我一個感覺,若我不上臺,我在這次的奉獻流中就錯過了,屬於我的那個分,就無法經歷了。感謝主,祂的愛困迫了我,帶領我經歷奉獻的關,願我的奉獻蒙祂悅納,也時刻提醒我,在神的家中,我不僅曾經哭著奉獻、也笑著領受恩典。(新盛大區 邱鈺雅)
在這次青職特會中很摸著第一篇 「亞伯拉罕,憑信而活—作今日的過河者,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很寶貝過河的人是一班從世界分別出來的人,當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過了河進入迦南地,這就表徵進入一個拔高且全新的人類,而這人類要被神使用並作祂的彰顯;我們都需要來經歷榮耀的神傳輸,並且操練我們的靈、敞開心,做一個「過去」的人!
我們如果要照著亞伯拉罕信的腳蹤行,就必須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很摸著創世記十二章七節說到「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使我看見祭壇是根據於神的顯現,沒有神的顯現,就沒有祭壇;誰也不能將自己奉獻給神,而自己是沒有遇見神的。誰也不能把一切都擺在祭壇上,而沒有神的顯現的。我們都需要不斷的到主面前來尋求,求主向我們顯現,並且以看見基督為我們的目標!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操練實行「不再向自己活,而向神活」,使我們的生活完全是為著神,將我們的一切所是並所有獻給神,需要來看見我們生活的意義就是神!(前鎮大區 吳苗安)
這次青職特會很摸著第二篇信息說到兩口井,兩口井是兩種生活的源頭,以及兩個結局。一口井是憑著人天然的力量和肉體,一口井則是憑著神恩典的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飲於那口井呢?我們需要喝正確的源頭,需要飲於活水。
然而,有的時候活水泉源在我們裏面並不自由,因此我們需要被挖掘!只有禱告才能做挖掘的工作。儘管生活很忙碌,但我們仍要天天到主面前,接觸主,與主交通,使活水在我們裏面自由湧流。(前鎮大區 齊家敏)
感謝主,很喜樂參與2024的青職特會。這次特會分四篇的篇題: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及成熟掌權的以色列。一開始進入覺得這些人離我好遠,好像沒有相干,但隨著臺上眾弟兄為我們準備的信息,就發現這不就是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嗎?我們跟亞伯拉罕一樣,藉著信而受浸,進入基督生機的聯結;接著我們就如以撒一樣,享受著神允諾給亞伯拉罕的產業,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日子久了,我們也就自大了,覺得靠我們自己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與神有聯結,甚至與神開始談條件,就如雅各一樣與神摔跤。結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雅各大腿窩的筋,讓神碰觸一下後就瘸腿了。這就如環境臨到我們一樣,我們跌倒了,一跌倒就有了破口,間接反映出我們自己的光景有多麽的糟糕,也藉由這破口,基督復活的生命再次進來我們這裝滿世界的器皿,到後來,越過我們就越活出神的形像,成為以色列,成為分賜基督的活肢體,阿們。(小港大區 鄧厚祥)
祭壇上的火要一直燒著,不可熄滅
2024高屏澎青職特會真是叫青職經歷了聖靈的水流。和往常一樣,一年總有一次青職過節的機會,一樣有人講信息,一樣有人作見證,信息非常豐富,見證也叫人受激勵。但今年不一樣的是,青職的心態不一樣了。從特會前兩個月開始,有一班配搭事奉的青職,週週為著特會守望禱告;不僅如此,特會前兩週有前導聚會,甚至到特會前一天還有預備聚會。這一切讓所有人都知道特會有一個清楚的負擔—奉獻。從聖經的許多事例中我們看見,只要有人起來奉獻,就有大事發生。哪裏有奉獻,哪裏神就有路!哪裏有祭壇,哪裏就有神的工作!因此,這次特會太不一樣了,不是講者改變,而是聽者變了。我們來到特會不是為了聽好的道、不是為了認識別大區的聖徒,我們來只為著一個榮耀目的,就是奉獻,好被神充滿。
我很摸著此次特會的兩個點。第一,奉獻不是我們定義要為神作甚麼;相反的,奉獻乃是雙手被充滿。在出埃及記廿八章當亞倫和他兒子們要獻祭給神時,他們乃是先承接聖職,意思就是雙手充滿。一個人要奉獻,他不是憑自己獻甚麼,實在來說,我們沒甚麼能獻的,但神告訴我們,你想奉獻嗎?你惟一需要的就是雙手充滿,滿滿的得著基督,滿滿的享受基督作一切。可能我們都豪邁上臺宣告了我們的奉獻,但經過特會後,看看原來的家庭、職場等環境,可能會輭弱,可能無法繼續走奉獻的路,但神要我們雙手充滿。我們惟一的需要,就是不斷向主敞開,天天被祂所充滿。最近特會結束後,全高雄的青職每週五晚上十點線上共追這次特會的書報,我相信這是使壇上的火一直燒著,不可熄滅之絕佳的憑藉,盼望我們都能一同上線參加,好持續的被主充滿。
第二,創世記廿八章神帶領雅各到伯特利,那時他稱那地為伯特利,意思是神的家;然而到了卅五章神又帶領雅各回到伯特利,但這次雅各稱那地為「伊勒」伯特利,意思是神家的神。這樣的轉變乃是雅各經歷了神的對付和破碎後,認識了神的心意。廿八章的雅各認識的是個人的神,是辦交涉的神;但卅五章的雅各認識神是有定旨的神,祂的定旨就是使神的家得著建造。今天神也在呼召青年人經歷神家的神,我們不再求神祝福自己的道路亨通,而是把自己交出來,為著神家的建造。盼望我們都能起來回應神的呼召,把自己擺在神的手裏,經歷建造與被建造,好使神的夢得以實現。(曹公大區 潘宣佑/潘劉新筵)
感謝主,這次青職特會對我來說很奇妙,以往會認為因為已經是青職了,我認為召會對青職的帶領都會是比較「顧惜」人的,所以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是來玩的。然而我說的不一樣就在於這次的特會是要帶我們過「奉獻」的關。
到了青職這個年齡層,我們想要追求的事變多了,理所當然的「抓奪」也變多了,所以就讓「自己的夢」頂替了「神的夢」。
神在這次的特會,藉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這本書報喚起我對於神起初的愛,很摸著第二篇,提到兩口井:「以實馬利」的井與「以撒的井」。以實馬利的井聯於世界,以實馬利選擇成為獵殺生命的獵人,憑自己狂野的活著;以撒的井則是亞伯拉罕以七隻小羊贖回來的,表徵基督完全的救贖,使我們得以憑靠著救贖的源頭活著,以撒最終成為建立神的國,栽培生命的栽種者。我們的生活都有這兩口井,自己時常聯於以實馬利的井,是個要主又要世界賞賜的人,而導致以撒的井常是滿了石頭與泥土,惟有藉著禱告,花時間在主的面前,才能將泥土與砂石挖掘出來,而有活水的湧流。
結果在這次的特會中,我更新了自己的奉獻,奉獻自己的全人、時間、婚姻與工作,我願意花時間在主話身上,將自己的工作與婚姻都奉獻給主,願意有分於神的經論,參加2025年秋季班全時間訓練,讓「神的夢」成為「我的夢」。(右昌大區 鄭亦婷)
本次特會說到亞伯拉罕、以撒及雅各的神。摸著奉獻,很多時候人生會經過不同的站口,就需要基督,藉著奉獻就能使我們清楚該如何往前。來這場聚會前,自己的情形並不是很好,對未來的生活也常覺得迷茫。但感謝主,藉著同伴的邀約我有分於這次的聚集。使我被主恢復。從前,我覺得我像是抓奪的雅各,憑著自己去和神要東要西,但是雅各的信息幫助我看見,主已經為我預備的,是超過我的所求所想,我就算不抓奪,主也是會把屬於我的東西加給我。我的嘆息和苦悶造成主不能使我經歷祂的安息。
感謝主是我的享受,無論是在我人生的哪個階段我都學習享受基督。雖然每個關口都是不確定,但謝謝主是我的供應。願主持續帶領我使我的生活中,滿了享受基督。(岡山大區 陳信喜)
這次青職特會讓我認識,倪弟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書中我們對三一神當有的三重經歷:在榮耀中呼召亞伯拉罕的父神、分賜恩典給以撒的子神、製作變化雅各成為以色列的靈神。亞伯拉罕並非自己定意要離開本族、父家,而是榮耀的神一再向他顯現,使他能自發的跟隨、築壇奉獻、過客旅的生活。他與妻子撒拉生育之力絕了之後;以撒才由恩典而生,承受父為他一切的豫備,不從自己勞苦、完全安息。雅各是抓奪者,然而神豫備許多的試煉,使他天然的能力用到至極—大腿窩的筋顯了出來,讓神的使者摸一把就瘸了。藉著受苦,聖靈開始刺繡、組織到他裏面,使他有更新變化過的性情,如同礦物經過高熱高壓,形成寶石,這是晚年雅各的成熟。對照過去的經歷,我了解雖然我是青年,但對三一神有了些經歷;我無需定意「達到」、「作」甚麼,而是簡單「得到」神,神就有路組織到我裏面。(文藻大區 盧俊翰)
這次青職特會的主題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這次有別於以往,每堂的信息後都是奉獻的時間,一個個家或是一位位青職上臺奉獻,正如亞伯拉罕受榮耀的神一再的顯現,神的元素就傳輸並注入到他裏面,使亞伯拉罕憑信而活,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築壇的意義就是我們的生活是為著神。亞伯拉罕總共在三個地方築壇,分別是示劍、伯特利以及希伯崙。這三個地方說出迦南地的特點,第一是有生命能力之地,第二是我們的肉體被對付自然就進入神的家,活在召會生活裏,第三是在基督身體裏就有生命的交通。今天我們也需要常常向主禱告,求主繼續向我們顯現,繼續對我們說話,我們就一再一再奉獻我們自已,過奉獻的關,走奉獻的路,愈走就與主愈親密,奉獻是宣告我們不能,但神能,奉獻是主權的轉移,因此我們家也上臺奉獻新成立的家,完全為著基督與召會而活。(文藻大區 王宇軒/王蔣昕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