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我羨慕活在你面前,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間;
不讓我心快樂,若我在愛慕、在感覺、或思想無你的事物。

每一刻,每一天,不論何痛苦,當世上正沒有甚麼可鼓舞,
當歎息正不禁,眼淚流滴滴,主,擦乾我眼淚,平靜我歎息。

我每次如夢想人生的善美,親愛主,我求你,必須也在內!
不讓我離開你去尋求快樂,不讓我憑自己去單獨選擇!
當每夜萬籟靜,孤單自處時,主耶穌,我求你,仍與我同止;
當每晨未破曉,我仍蒙昧中,求你來低聲喚,將我耳開通。

當每次我虔讀你聖潔話語,求你用你榮耀照亮每一句;
讓我能明看見:這寶貴救主,和祂的大救恩,無一不我屬。
當我正無倚靠跪到你座前,求垂聽我禱告,賜夠用恩典;
有時候因有錯,禱告你不聽,別收回你同在,使我感不寧。

當每次我想到屬天的福氣,讓我心切羨慕早日會見你;
我今日所希望只有你再來,我那日所快樂只有你同在。
主,求你教訓我活在你面前,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間;
不讓我心快樂,若我在愛慕、在感覺、或思想無你的事物。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包格特夫人(Theodosia Anne Powerscourt, 1800-1836)。在22歲時,包格特夫人嫁給了一位富有的勛爵,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她陸續經歷了丈夫和在強褓中女兒的離世。然而婚姻的悲劇沒有將她擊垮,反而造就了她的堅毅、自主,與深刻的屬靈生命。

後來包格特夫人受到弟兄會中豐富的真理,以及本於聖經的教會生活實行所吸引,使她決心脫離國教,全力資助弟兄會。她開放勛爵所遺留下廣褒的古堡與領土,邀請當時最具份量的屬靈偉人(包含達祕與慕勒)群聚一堂,在1830-1833年間,於宏偉的莊園中舉辦一系列教會歷史上重要的特會。

而包格特夫人與達祕,就在此時對彼此有更一步的認識和珍賞。他們二人皆非常愛主,對主的工作全然擺上。經過多年緊密的配搭,他們彼此相惜,甚至私下訂立婚約,決定奉獻兩人一生的性命來服事神。但弟兄會的幾位弟兄們認為,達祕不該在此時結婚,認為他該為神國的開展走遍四方,而不該為婚姻分心。為了顧及弟兄們的合一,顧全大局的演變,兩人在痛苦中解除婚約,結束了這段未果的戀情。1836年,包格特夫人36歲,在哀傷的深淵中,寫下了詩歌「主耶穌,我羨慕活在你面前」,不久後便平靜的到主那裏去了。

包格特夫人的一生短暫且充滿磨難,但是她在一切的患難中取用了神的安慰,並將這安慰的祕密寫成詩歌,安慰了那些同樣在苦難中的人們。因此,每一次唱這首詩歌,就將我們從活在自己的光景裏面,轉而帶到「活在主面前」。活在主面前,不單是指將一切所作帶到主面前,接受祂的察驗;也是指生活行動完全照著主的意思。但我們何等容易被許多主以外的事物所打岔而偏離,失去了與主的交通。因此詩人向主祈求:『不讓我心快樂,若我在愛慕、在感覺、或思想無你的事物。』這個禱告說出,我們需要主的教訓和提醒,把我們從一切的人事物中,帶回到主的面前,並且單單以主的同在作我們永遠的滿足。也許這會使我們天然的生命感到痛苦,也許我們會因為失去世上的鼓舞而流淚;但詩人向主求,要主自己來擦乾一切的眼淚,用祂自己的同在使我們平靜。今天世上沒有別的事物能真正使我們滿足,惟有主的同在是我們的喜樂和盼望!
也許在夜深人靜、孤單自處時,我們可以向主有一個禱告,『主耶穌,我求你,仍與我同止。』我們惟有與主同在,纔能得享安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每一天,都當始於主的同在,也止於主的同在。讓我們也像這首詩的作者一樣,常常發出這個禱告:『主耶穌,我羨慕活在你面前,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間。』我們所羨慕、所渴望的,乃是每時每刻都活在主面前,享受祂甜美寶貴的同在!(胡恩瑜)
參考資料:召會歷史簡介 鄭啟訓、Whose faith follow: Lady Powerscourt (180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