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102首是由有「詩中之聖」之稱的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所著。

十八世紀時,英國處於工業革命前夜,諸如貧困、犯罪、酗酒、勞資衝突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查理衛斯理和哥哥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有感福音的事工應該加以改變—讓佈道不限於教堂,而是走入民間。兄弟倆人的理念很快就受到了由政治權力所鞏固的英國國教聖公會之敵對和打壓—將他們列入黑名單,且禁止他們踏入英國聖公會的禮拜堂講道。然而,聖公會的逼迫並沒有打倒衛斯理兄弟,反而促使他們走上街頭巡迴佈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查理更是創作了一首又一首的讚美詩歌,其中就包括了這首歌頌耶穌復活的詩歌,其與查理受逼迫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首詩歌是查理於1739年改編14世紀的一首拉丁文聖歌「復活節讚美詩」而寫成的。受民俗文化影響,普遍基督徒將春分之後開始進入晝長夜短的日子視為是重生、希望與光明的象徵,因此將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頭一個主日定為耶穌復活的日子,慶祝復活節(Easter Day)。查理創作這首詩歌時,亦受到此文化的影響,這可見於原著第一節的歌詞「基督我主今復活」(Christ the Lord is Risen Today)中,他用了「今」(Today)一詞強調寫此詩是用以慶祝復活節。然而,耶穌的復活雖屬實,復活節的慶祝卻不符合聖經的記載,這節日的名字其實源自日耳曼民族祭拜的曙光女神Eostre。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六節,天使對兩個前來墳墓尋找耶穌的婦女(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說:「祂不在這裏,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聖經沒有明文題到復活的日子和時間,卻記載著復活的事實。因此今收錄在詩歌本裏的歌詞,將「今」(Today)改寫成「已」(Indeed)更為貼切。

  查理初創作這首詩歌的時候,總共有十一節,經後人刪減並合併,最後收錄到詩歌本中的只有四節。在這四節歌詞中,除了第三節的歌詞是將查理所著十一節歌詞中的第二節頭兩句與第三節末兩句合併外,其餘三節歌詞分別保留了原先第一節、第四節和第五節的架構。這首詩歌每一節的歌詞都非常令人振奮,讚美基督已經從死復活並升天,勝過了「死亡捆索」、「陰間」、「墳墓」、「仇敵」和「地上諸捆綁」。另外,今收錄在詩歌本或普遍傳唱的版本與當初的版本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乃是現今的每一句歌詞末尾都加上了「阿利路亞」四個字,是查理寫此詩時所沒有的。這些添上的「阿利路亞」也許是效法「阿利路亞」詩篇(一百三十五篇,一百四十六至一百五十篇)的實行,因為這些詩篇的每篇都開始並結束於「阿利路亞」。


救主基督已復活,阿利路亞!
死亡捆索全解脫,阿利路亞!
天使讚美樂歡騰,阿利路亞!
罪人蒙恩也響應,阿利路亞!

  在第一節中,我們看見基督的復活乃是「死亡捆索全解脫」。主耶穌的復活有別於拉撒路的復活。當拉撒路復活時,他需要有人幫忙解開裹著他的布和手巾(約十一44),因為拉撒路是被復活者。然而,主是復活者,祂必是極其從容的除去祂的細麻布,捲起祂的裹頭巾,然後將這些東西整整齊齊放在一邊。這表示死雖然盡力要拘留祂,但這是不可能的。另外,基督復活有兩面的見證:一面來自天上的天使—「天使讚美樂歡騰」,另一面來自地上的人—「罪人蒙恩也響應」。讚美主,人和天使,地和天,都為主耶穌的復活作見證。(待續,姚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