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愛心同工,盼望忍耐成聖,儆醒謹守得勝
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三節:「好使你們的心,當我們主耶穌同祂眾聖徒來臨的時候,在我們的神與父面前,得以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
使徒保羅首先關切幼稚信徒的信心(三2~10),跟著信心的是愛!這愛出於信,且與信同工,作在生命裏長大的標示。使徒以盼望鼓勵,好使信徒的心得以堅固,無可指摘,這乃是出於信與愛。
這裏有三個重要的辭:心、聖別、無可指摘。我們的心得堅固,無可指摘是什麼意思?這樣的堅固當然不是我們作成的,乃是主作的。
就裏面說,我們的心必須在聖別上得堅固;就外面說,我們的身體必須在聖別上蒙保守。這就是過聖別的生活。這聖別的生活,乃是為著召會生活。這封書信基本結構,包括三種元素:信心的工作、愛心的勞苦和盼望的忍耐。保羅在一章以這個結構為基礎。我們的信心需要補足,我們的愛心也需要增多洋溢。
保羅在三章深深關切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和愛心。照三章十節看,他渴望補足他們信心的缺欠。三章十二節保羅渴望見他們,好補足他們信心的缺欠。我們的心是刻變時翻,時常搖動,需要得堅固,我們自己辦不到,只有主才能堅固我們的心。三章十三節給我們看見,我們的信心需要補足,愛心需要增多洋溢,是有特別原因的,就是叫主可以使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心得堅固,就是我們的信心得著補足,愛心增多洋溢的結果。
如果我們的信心得著補足,我們的愛心增多洋溢,那麼我們的生活,日常的行事為人,就會配得過神的呼召。
我們善變的心,需要從主領受憐憫和恩典,使我們允許祂來堅固我們的心。心得堅固,心就無可指摘。惟有主使我們的心扎實,得堅固、得建造。(大豐大區 潘邱秋月)
我要分享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生命讀經》第二十篇,這篇信息主要的經文是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第六節上、十、十二及十三節。
這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意義。這裏有三個重要的辭:心、聖別、無可指摘。這裏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我們的心得堅固,無可指摘乃是主作的。這篇訊息可分四個點來分享:一、聖別與聖化;二、信心與愛心;三、刻變時翻的心;四、無可指摘的心。
一、聖別與聖化:
「在聖別上無可指摘」乃是說主使我們的心無可指摘,聖別(holiness)與聖化(sanctification)不同。聖別是指那種元素的本身,而聖化是指成為聖別的過程,也就是被聖化的過程。使我們聖別的過程一直在進行著,這個過程就是聖化。神的救恩是藉著聖化,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神藉著這個過程聖別我們。當這個過程進行的時候,我們享受神拯救的大能。
二、信心與愛心:
帖撒羅尼迦前書,這封書信有一個基本結構,包含三種元素:信心的工作、愛心的勞苦、盼望的忍耐。
保羅深深關切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和愛心。他渴望補足他們信心的缺欠。帖撒羅尼迦人有信心,但他們的信心需要補足。保羅渴望見他們,好補足他們信心的缺欠。保羅在三章十二節說:「又願主使你們彼此的愛並對眾人的愛,都能增多洋溢,正如我們對你們一樣。」我們這些信徒的信心得著補足、愛心增多洋溢,我們日常生活的行事為人就會配得過神的呼召。我們若要有這種生活,主就必須把我們的心定在固定的根基上。這就是使我們的心得堅固、得建造。
三、刻變時翻的心:
大多數的基督徒沒有堅固的心,他們的心刻變時翻,時常搖動。我們需要的是紮實堅固的心,不是容易改變的心。但按著我們天然的出生,我們的心是易變的。我們最善變的就是心。與人的關係上善變,甚至與主之間也是這樣。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三節保羅關心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和愛心。他盼望他們的信心得著補足,並且他們的愛心增多洋溢,好使主可以堅固他們的心。
四、無可指摘的心:
主要我們的心得堅固,無可指摘。但我們的心是刻變時翻。我們的心若在紮實的根基上得著固定、建造並堅固,我們的心就會無可指摘。有時候我們批評別人刻變時翻,但我們自己也是善變的。在天然的生命裏是善變的。感谢主,我們會變,主不會變!
因此,我們需要從主領受憐憫和恩典,使我們允許祂來堅固我們的心。祂正等待我們的允許,要在我們裏面作工來堅固我們。當我們的心得了堅固,我們的心就無可指摘。(大豐大區 王黃靖台)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十五節:「我們現在憑著主的話,告訴你們這件事,就是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到主來臨的人,絕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保羅為何在十五節加上「還存留到主來臨」這句話,在十七節加上「還存留的人」這句話?這裏指明(至少是含示)有一些活著的人不存留了;有些活著卻不存留的人就是得勝者。
得勝者被提與那些活著還存留到主來臨之信徒的被提不同。得勝者被提是在末了三年半大災難之先。換句話說,得勝者是在大災難以前被提;啟示錄三章十節:「你既遵守我忍耐的話,我也必保守你免去那將要臨到普天下,試煉一切住在地上之人試煉的時候」。但那些活著還存留的人,要在大災難末期被提,就是末次號筒吹響的時候(林前十五52)。這是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所說的被提。就時間而論,這兩種被提是不同的;一種被提是在大災難之前,另一種被提是在大災難末期。不僅如此,二者的地點也不同。照著啓示錄十二章來看,得勝者要被提到三層天神的寶座那裏,但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給我們看見,那些活著還存留的人要被提到空中,到雲裏!
從十三節到十七節,我們知道死了和活著的信徒都要被提到主那裏,死的人必先復活,然後我們要與他們一起被提,在空中與主相會。
這概要的說明,是根據神純正的話,叫我們對主的再來有大體的概念,我們基督徒應當過一種為著召會生活的聖別生活,這生活有一個盼望,就是盼望我們今天所事奉的主要回來。這種生活與墮落人類沒有指望的生活完全不同。保羅在以弗所書二章十二節描述不信的人沒有指望的光景「那時,你們在基督以外,和以色列國民隔絕,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
感謝神,我們有指望,我們有神,所以我們要打那美好的仗,我常用哥林多前書九章廿六節提醒自己:「所以我這樣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這樣鬪拳,不像打空氣的」。所以我們要打美好的仗、跑盡賽程、守住信仰並愛主的顯現,好得著基督作公義冠冕的獎賞!(大豐大區 田家鳯)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六至七節:「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其餘的人一樣,總要儆醒謹守。因為睡了的人是在夜間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間醉。」
夜間表徵是在一種消極黑暗的光景中,人睡了就什麼都不知道,醉了則是知覺麻木了,睡與儆醒相對,醉與謹守相對,我們不能像世人一樣感官麻木沒有知覺,需要儆醒謹守與仇敵爭戰。
五章八節:「但我們既是屬於白晝,就當謹慎自守,穿上信和愛的胸甲,並戴上救恩之望的頭盔。」
我們是屬於白晝之子,是蒙神所召有永遠生命的人。穿上胸甲及戴上頭盔是與爭戰有關,這裏指明是一個屬靈的爭戰,胸甲聯於信和愛,照著神的義,遮蓋並保護我們的心與靈;頭盔是救恩的盼望,遮蓋並保護我們的思想、心思。信、愛、望是真基督徒生活三個基本的構成成分,因為信與我們的意志、良心有關,愛與我們的情感有關,望與我們的悟性、心思的功用有關,這些都需要保護,才能維持我們真基督徒的生活。這裏所說的救恩之望,乃是盼望主的第二次來,因為主第一次的來,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已救我們脫離永遠的沉淪,而第二次的回來,乃是要救我們脫離那要來的毀滅,以及舊造敗壞奴役的挾制。所以我們需要在爭戰中儆醒並且謹守,完全清楚自己的處境,知道仇敵在那裏,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反擊敵人,過一個儆醒謹守的生活,使主回來時我們可以被提,有分於主賞賜的救恩。(建興大區 王黃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