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
6月25至26日大學期末特會蒙恩分享
本次特會的主題為『享受基督活而實際的路』,幫助我們看見神造人原初的心意。聖經清楚告訴我們,我們是器皿。人是器皿。器皿與器具或工具不同。器皿不是用來作事,乃是用來盛裝東西。嚴格說來,神不需要我們為祂作事;神渴望我們作貴重的器皿以盛裝祂。我們不需要自我改良的教訓。作為容器,我們該只在意被基督充滿。
在個人一面,我們必須仰望祂,使祂給我們看見祂一切的榮美、祂的甘甜、和祂的美麗;這會吸引我們愛祂。我們若是愛主,作祂瘋狂的愛人,我們會完全被祂佔有。我們的感覺、意志、決定、存心、動機、意念和裏面的一切,都會完全被祂接管。在團體一面,當祂進入我們裏面,祂的豐富就作變化的工作。有個東西就作到我們的組織裏,我們就成為祂的一部分。我們就成為為着神建造的活石。今天在召會生活裏我們不在意別的;我們不在意對道理教訓的領會,只在意對基督的享受。今天我們的基督是生命河,是生命樹。每當我們轉向我們的靈,我們就不僅明亮如水晶,我們也享受基督的豐富;我們天天在喝,我們天天在喫。在我們的靈裏,我們豫嘗新天新地裏的新耶路撒冷。在我們的靈裏,沒有異議、分裂與混亂。在我們靈裏所有的,乃是神聖的一。感謝主,所有對主真實的享受,都把我們帶進神的建造。在今世,藉着這對基督的享受,我們會經歷正當的召會生活;在永世,這個享受要完成於新耶路撒冷。(高晨光)
我摸著第五章變化為著建造。變化是我們在生命裏長大的結果,變化也是新陳代謝的改變,而這個新陳代謝從裡面造成生命上的改變。新的東西加到我這人裡面,帶走舊元素,並頂替舊元素,然後我就會有變化了。這個變化不是外面的改變,乃是一個生機的改變。我也摸著我們需要除去帕子的遮蔽,林後三章十八節說:『但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象,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這個帕子是指老舊的宗教觀念、思想、教訓、和知識所遮蔽。求主使我脫離這些老舊的觀念,使我能藉著基督得滋養,而無需顧到任何宗教的形式。阿們。(文藻 謝紀華)

很摸著在最後一篇信息說到兩座城,分別為巴比倫和耶路撒冷,給我看見我們的靈是今日的耶路撒冷。在心思裏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和異議的觀念,但當我們從心思轉向靈,我們就是一。我們在心思裏是分散的,我們在靈裏卻是聚集的。在我們的心思裏是巴比倫的原則,但在我們的靈裏有耶路撒冷的原則。當我們轉回到靈裡,就可以避免一切的混亂、分散和攙雜,在靈裡我們就在合一的立場,藉著簡單的呼求主名,「喔,主耶穌!」就使我們從心思轉入靈中,使我們可以蒙保守在一裡。(高科 鐘博薰)
很寶貝我是神的器皿,目的是為了盛裝祂,我應當渴望被耶穌充滿。聖經也說到,「主就是那靈。」我需要倒空自己,使一切錯誤的充滿離開我,讓主自己這活的靈進到我的裡面充滿我,使我被浸透、變化。也很摸著我們需要做主瘋狂的愛人,不要想著事奉主,為祂作工,或為祂做什麼,乃是簡單的仰望祂,祂必讓我看見祂一切的榮美、甘甜、美麗,吸引我愛祂。在生活中我總是被許多事所霸佔,沒有把主擺在我的第一位,只有遇到困境時才願意來呼求祂,尋求祂的幫助,所以我要想主悔改,並操練將祂擺在我的第一位,愛祂要大過一切,願我裡面能滿了主的豐富。(美和 譚思𤧟)
這次特會我有兩點的摸著,第一點是變化。基督徒的變化是新陳代謝的改變,將我們的舊元素被神的新元素所頂替,使我們生命上以變化。但我們的己是不容易接受變化的,因著我們的天然裡有我們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因此與主之間有了遮蔽的帕子。當我們順這天然的個性來到聚會中,就不容易真實的摸著神,因此我們該關切的不是聚會的形式、作法和態度,而應該顧到得著滋養。另外,我也很模著聖經中的兩個原則,當我們在心思裡,就是在巴比倫的原則中;當我們轉回靈裡,我們就是活在新耶路撒冷的原則中。感謝主,如今新耶路撒冷乃是我們的靈,藉著在生活中不斷地轉向基督並操練靈,我們就能持守召會的一。(中山 郭家妤)
我摸著在信息中說到,不要看我們的情形,乃要轉向主並在生活中時常呼求主名。這次的內容對我們來說似乎很熟悉,但我需要再倒空自己來接受這些的話。藉著特會幫助我看見,我不應該看許多自訂的規條,反要向著主有一個愛慕的心。在享受主的事上不應有太多的方法和感覺。乃是要接受祂的話做我們屬靈的事實,簡單的愛祂,並享受祂做我們的供應。在小組的分享時我也珍賞低年級的弟兄很願意分享並操練靈,實在是喜樂!願主加強我們要來暑假的生活,過一個簡單愛他並享受祂的生活。(中山 史以誠)
>第二頁
第二頁
摸著在第四堂信息的討論中,問到我們對於其他基督教團體的弟兄姊妹該有什麼樣態度。摸著弟兄說到,我們乃是將我們所享受的基督供應給他們。之前在學校的時候,我會跟在公會聚會的同學分享我的召會生活以及對主的享受,使我也能將所享受的基督供應給人。寶貝藉著與同學分享,除去我與他之間的隔閡,也叫同學能得著供應。同學聽完我的分享,也羨慕我們的召會生活及豐富話語的供應,使我們都能一同來享受主。(正修 吳政軒)
這次是第一次參加線上特會,雖然跟實體聚會差很多,但我仍然覺得蠻有享受的。從一開始在特會前幾天預備申言稿,我就向主禱告,恢復我對祂起初的愛,在預備的過程中得到主應時的說話,覺得很喜樂。再來是,因為這次配搭小組長,使我能跟我的配搭在聚會前先為著我們的組員有禱告,幫助我們先進入靈裡,雖然第一堂的聚會因為要點名、聯絡、回報,使我覺得難以享受聚會,不過也藉著這樣的感覺讓我一直不斷轉向主,甚至我的組員還私訊我說很謝謝我打給她,原本她打算要讓自己放鬆,我就覺得很謝謝主,真是顧到我魂的需要。另外,在午禱中蒙主的光照,主啊!我是乾渴的,時常亂喝東西讓自己越喝越渴,但主才是我的真活水。盼望在要來的暑假生活,可以更多喝祂並享受祂,贖回光陰,竭力追求。奉獻完成奔跑卡上的目標,求主紀念!(屏大 李佳謙)

我摸著信息第三章耶穌瘋狂的愛人,我們常尋求主想為祂做事,使我們有能力盡職事奉,但主只要我們單單的愛祂。讀到信息說到,「主耶穌,對我你是如此甘甜。對我你是如此親愛,如此可愛。每當我呼求你,我深處就有甘甜的感覺。」這段禱告很得供應,使我重拾對主起初的愛,今天這世代所需要的不是牧師,乃是許多愛耶穌的人。在聚會中唱到補充本詩歌338首,「主耶穌,我是真愛你」,很被觸動,我們今天能在這裡,是因著你的愛,願我們一生能做你瘋狂的愛人。(文藻 劉慕綸)
這次特會很摸著第三篇的信息-耶穌瘋狂的愛人,信息提到我們現今要緊的事,就是作主瘋狂的愛人。很受提醒我們的召會生活,時常在不知不覺中,就越來越偏離神原初的心意(要在人的靈裡做生命),而落入一種外面的形式裡面,想要為主做點什麼,撒旦便利用這個機會打岔我們,但神的心意並不是要我們以宗教的方式來事奉祂,而是要我們單純的來愛祂。因此,我們不該注重外面的形式和改正,我們應當轉回到靈裡說:「主耶穌,我愛祢!」,藉著呼求主名,使我們脫離一切的攙雜,以起初的愛來愛祂。(中山 王重凱)
很寶貝第五、第七和第八章的信息,看到我們不僅是個人追求主的信徒,更是團體地追求祂的人。因此在團體一面,需要藉著享受基督的豐富被變化成為建造的材料,在靈裏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至終成為團體的新耶路撒冷。因此,主要得着我們作祂瘋狂的愛人,在日常生活中被祂製作,在靈中過生活而操練:一、在召會生活裏;二、結果子;三、牧養人的生活。藉著主十字架在環境中的殺死,耶穌基督複合之靈的功效要把祂的豐富一點一點地構成到我們裏面。求主得着我們每一位暑假的生活,活而實際地享受祂,並豫嘗新耶路撒冷。(文藻 謝佳芯)
我很寶貝第二天的午禱時間,在二十分鐘的個人禱告中我非常的喜樂及享受,自從我有手機開始之後,我享受主的生活就沒有很規律,讀經有一天沒一天的,更不用說個人禱告了。因此在這樣的生活之下,我裡面是非常的虛空、乾渴,並且心向着主是剛硬的。藉著和同伴的約定讓我又再次的回到主的面前,我也向主悔改及認罪,承認我是軟弱的。在特會中主藉著經節向我說話,賽五十五章1節說,『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當我禱讀這處經節時,我裡面就被主光照並且向主悔改及認罪,之後,我裡面就非常的喜樂及滿足。因此,我要奉獻往後的生活,要分別十分鐘到主面前有個人的禱告。(屏科 劉金翰)
>第三頁
第三頁
感謝主在這次的特會中看到需要對「愛主」有重新的估價,馬太福音二十六章13節的圖畫很加強我,在愛主的事上常會因為環境而放棄,弟兄說我們都太容易放棄了,向著主該是要有一種渴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呼求主名,對主說主我愛你,藉由午禱時的操練,感覺與主的關係更親更近了,謝謝主藉著各樣的聚會不斷向我說話,提醒我對祂的愛要更渴慕,主是我們的愛人,我們也是主的愛人,就該回應主的愛,因為愛主是我們服事主的基礎。在信息中也很寶貝「操練我們的靈要成為我們的約束」,若我們在團體生活中,先呼求主名轉向祂,自然而然就會約束我們,這的確很難每次都做到,願這樣的「轉」更多使我定睛於祂,也活出祂。(屏科 秦琪瑄)
這次特會我從信息得着享受。從服事者與弟兄姊妹的分享裡,更了解基督對我們的意義為何。身為人,我們在世界中有許多的想要,但從未認真思考過是什麼帕子遮蓋我們與基督的連結,像是課業、娛樂等等都會捆綁我們,因此轉向主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唯有主才是我們的實際。另外,一開始在讀信息的時候,我心想好難,真的可以回答問題嗎?但讀到後面發現其實內容連貫且豐富,似乎摸着到一些道理。於是我自願分享一點,雖然時間很短,我覺得很享受。(文藻 林圓珊)

我很享受信息的第三章,耶穌瘋狂的愛人。其中說到現今主耶穌有一個需要,就是要我們來愛祂。大二這一年中,不論是在課業還是召會服事上,總有許多事情來攪擾我,讓我感覺很軟弱、很下沉。但感謝主,特會中個人呼求主名時,當我對主說:「喔主耶穌,我愛祢!」,我就被主的愛吸引,再次回到對主起初的愛,主耶穌成了我的喜樂、盼望和安慰,就如補充本315首第一節「每日單單地愛主,愛祂經過風暴路,愛祂雖然信微弱,一切在於愛耶穌!」感謝主,我有一位愛我的主耶穌,因著祂的愛使我也能來愛祂,我要操練天天單純的來!來享受這位寶貝的主耶穌並且對祂說:「主阿,我愛祢!」,讓主佔有我全人,作主瘋狂的愛人。(屏大 陳以新)
摸著這一次的午禱使我得著復興,一開始在呼求主名時,總想要趕快碰到主,一直落在自己的心思裡,覺得總是碰不到主,但摸著以賽亞書五十五章1節,提醒我是一個乾渴的人,我需要主,我不該看自己是一個滿的人,覺得夠了,不需要主了,我乃是需要一再來到祂的面前,向祂承認我是一個乾渴的人,我需要祂,需要被祂充滿。看到以賽亞書五十五章6節更是寶貝,說到我們要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呼求祂,禱讀中寶貝尋找祂就是現在!不是別的時候!就是現在!主啊!我要祢!寶貝這樣與主情深的交通。主啊!此時此刻就是我尋找祢的時候,也更摸著我們需要把握每一個當下,每一個能尋找主、親近主的當下,來就近祂。 (文藻 顏聖潔 )
摸著第三章說到我們要作主瘋狂的愛人,祂如今成為我們的生命,不僅救贖我們,給我們新的、神聖的生命,更因祂愛我們,渴望把我們做成祂團體的新婦。所以,我們該向主的愛有回應,操練向主作敞開、倒空的器皿,盛裝祂自己;做一個簡單喫喝享受主的人;也要呼求主的名,因為祂對呼求祂名的人是豐富的。我們若在生活和聚會裡如此操練,就會覺得主真是寶貝,讓人不得不愛祂,我們就會成為瘋狂愛耶穌的人,即使在充滿各種吸引的世界裡,但祂是我們獨ㄧ的目標,使我們能緊緊跟隨。我願意操練,第一就是在生活中更多呼求主名,並且更多跟主說我愛祢!第二要讀主的話,每天有讀經的生活;第三與活力伴一同陪小羊家聚會,也與家內的姊妹一同追求書報並維持晨興生活。(屏科 黃珮媛)
>第四頁
第四頁
這期末得會我很享受是,人是神的器皿我們是神的器皿。神不需要我們為祂作事,但神需要的是人做容器盛裝神。主耶穌藉著成為賜生命的靈充滿我們,我們只要藉著呼求主名,祂就進入我們的靈裏面,作我們的生命。人的靈是中心,我們要藉著呼求主名尋找主因主就是活水,我們是器皿要來喫主喝主。(高科 陳美芳)
這次的期末特會,藉著書報讓我在這段時間裡經歷主特別的恩典,利用早上個人晨興後及讀論文讀不下去時來讀書報,讓我得拯救且更寶貝書報裡所提到似乎很基礎的真理。而到了特會中,與同組弟兄們再一同進入,真是越享受越有味道。
很摸著三個點:一、「領悟」我們是神的器皿,目的是為著盛裝神自己,不是為著做工、做事,乃是要被神自己充滿。如今主已成了賜生命的靈,能進入我的靈哩,將我充滿。我所需要的就是一再的向主敞開,讓祂一再、時時、新鮮的充滿;二、在這世代所需要的,就是許多愛耶穌的人。只需要單單愛主,求主給我看見他的榮美、美麗與甘甜,使我對祂的甘甜有完全的感覺;三、藉著喫、喝、消化並吸收主,在生命上長大而得變化,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最簡單的路就是呼求主名並注意、順服主在裡面的感覺。 (屏科 許信基)

我們人都是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喫;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我覺得我們喫主就是藉著呼求主名而喫喝祂!暑假也要維持和姊妹們的禱告及晨興來享受主的話,並分別一點時間來讀書報,讀到寶貝的話就停下來禱告,也用運用到五的生活裡。(文藻 王巧文)
很寶貝此次的期末特會,主耶穌多次向我說話,祂告訴我安靜來到聚會中就是缺少那靈,這光照我總是會因為害怕發言而阻攔了對主的享受,我必須除去帕子的遮敝,轉向靈來向主敞開說話,來到聚會中就如同來到屬天的加油站,乃是要享受基督來被耶穌充滿。此外,我也很摸著信息裡說到,「我鼓勵你承認一切的失敗。但另一面說,不要想對付你的過犯和錯誤」,這就很曝露我的個性,每當我犯錯而陷入自責時,自責越久就越陷入自己的心思,而無法轉向靈,隔絕了主的供應,而失去喜樂的感覺。承認自己的過錯雖然重要,但不要讓自己被「錯誤」充滿,乃是要來到主面前向主敞開悔改認罪,求主來充滿我並加強我!盼望暑期能藉由多喫主喝主的話,經歷新陳代謝的變化,與主有情深的聯結,成為主耶穌瘋狂的愛人。(高餐 蕭雅方)
摸著第二堂聚集的題目,說到「愛的經歷、羨慕的詩歌以及禱告」,覺得自己回到家後,屬靈光景不是很好,過著屬世的生活,因著家中都不是基督徒,使我不容易釋放靈大聲的呼求。這學期一直很摸著詩歌290首,因著疫情的緣故,就提前先回家,但在家我的享受就受了限制,很寶貝詩歌說到「主耶穌,我羨慕活在你面前,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間。」雖在家裡的生活有許多限制,但求主能讓我有這個渴慕一直羨慕活在祂的面前,不要讓世界將我奪去。
另外,摸著第四堂的巴比倫與耶路撒冷的內容,只要我們在心思裡有異議就是在巴比倫,在配搭或交通時可能會說阿們,但心思裡卻不阿們,心裏有很多的意見。但在最後一段就說到,我們要看見仇敵狡滑的策略,不該在心思裡分析事情,反要轉回靈裡。受提醒需要轉向主,不論在家中或在召會生活,盼望都需要先轉向主,而在靈裡生活行事!(屏科 周珮如)
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