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原為鮑伯(Carl Boberg)所作,譜為瑞典的古調,由胡希斯(R.J.Hughes)改編。本詩共有四節,若連同副歌,可分五段來闡述「神與人」之間的奧祕故事。
第一,從神創造的宇宙來認識「宇宙的意義就是神」;第二,神造的宇宙天地乃是為著人,而「人有靈可以盛裝神」;第三,從來沒有人見過神,但是神親自成為人,成功救贖,將神的救恩彰顯於人間,使信入祂的人可以「嘗到愛子奇妙救恩」;第四,基督徒不僅享受神,還要與其他聖徒一同「建造作神安居靈宮」;第五,基督徒還有榮耀的盼望,就是將來「有分新造聖城撒冷」。
首先,第一節描繪詩人因看見天地萬物的創造,而發出敬畏神的心聲,對神的創造興起讚美。此詩一開始就提到「父」廣大的創造,作者使用「父」這個詞,就說出一個得救的基督徒與創造主之間的關係,乃是生命的關係,作者不僅認定這個形形色色、壯麗、奇觀又微妙的宇宙天地,就是神的創造,作者更以神兒女的身份稱神為父,向祂發出讚賞。詩人從這些造物中,看見神的無限。就如同羅馬書一章二十節所說「自從創造世界以來,神那看不見永遠的大能,和神性的特徵,是人所洞見的,乃是藉著受造之物,給人曉得的,叫人無法推諉;」藉著天地萬物的創造,天空、地面、萬有無數無邊,如此形形色色,壯麗、奇觀又微妙,叫人無法推諉神的存在,人也藉著神所創造、看得見之物,可以曉得這看不見的屬神之事。詩歌中短短的第一節,就叫人看見宇宙的奧祕是在於神。沒有神,整個宇宙就是空洞的、死寂的。今天宇宙的意義就是這位活的神。祂是宇宙的意義,也是宇宙的中心。
緊接著副歌,詩人不僅是看見神的創造,看見神是宇宙的奧祕,他也看見神所創造的一切都是為著「人」,在撒迦利亞書十二章一節說,「鋪張諸天、建立地基、造人裏面之靈的耶和華。」人是和天地並重的,天乃是為著地,地乃是為著人,人乃是為著神,因為人為萬物之靈,在人的裏面有靈!約翰福音四章廿四節說,「神是靈;敬拜祂的,必須在靈和真實裏敬拜。」真奇妙!人雖微小,卻有靈是為著神。所以在神的眼中看來,人才是宇宙真正的中心。神救恩的福音臨到我們,首先藉重生點活我們的靈。我們只要簡單地相信祂,接受賜生命的靈進到我們的靈裏,我們就可用靈去接觸神、享受神、盛裝神並讚美神。我們都能如副歌中所說的,那樣讚美神:「我心、我靈立即興起讚美:你何希奇!你何偉大!讚美之聲永世還要宏偉;你何希奇!你何偉大!」
到了第二節,這位奧祕的神,有一天藉著祂的靈,進入童女成孕,由女子所生,名叫耶穌。祂原是獨一的神,卻成為肉體,取了人性,來作真正的人,在地上生活三十三年半,藉著在十架上為我們受死流血,成功了救贖,這是父神為人豫備的救恩,親自差遣祂的愛子,為我們而死,就要使人成為新造,而使祂的生命顯得完全盡致。在這節中最寶貴的詞,莫過於這個「嘗」這使神所豫備的一切對我們從客觀的變為主觀的,藉著「嘗」,而使得神愛子奇妙的救恩,與我們發生關係,使這位宇宙奧秘的神,成為我們可經歷、可享受的救主。
而第三節就說出神的心意,詩歌說,「當在會中,享受有福的交通,得見眾聖如何有你生命,同被建造。」我們需要藉著申言、交通、見證,在聚會中彼此供應,一同建造,而這個建造就是基督身體的擴增。神不只滿足於要得著一個一個單個的人,神的心意是要我們被建造!根據以弗所書二章,我們原是外人和寄居的,但在靈中得救成為基督徒後,就是與聖徒同國之民,是神家裏的親人。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在基督裏面同被建造,成為神在靈裏的居所,使神的心意得著滿足。
最後,第四節乃是說到我們的盼望,「到我所望,日期滿足的時候,我得有分於新耶路撒冷,天地更新,舊造一無再存留,你的所是得到完全顯明;」到日期滿足時,所有舊造是一無存留,只留有蒙祂揀選、救贖、重生、變化,並得榮耀的新造,而這些新造又建造成為一個新人,在一起彰顯神,使神的心意永遠滿足。(鄧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