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走來,花了將近二十多年,才慢慢認識神、感受神,也一步步渴望祂成為我生命中寶貝的主。
第一次接觸教會,是在我18歲,在澳洲念大學的時候。那時除了課業,最吸引人的事就是運動;所以當我知道教會有籃球場,就非常喜歡去那裏打球。當然,很多人去打球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打完球可以進教會吹冷氣、吃教會預備的餐點。教會的人都很親切,也沒有特別對我們講什麼道理。我們這些打球的學生,頂多一起唱唱詩歌、讀一點聖經。
雖然那時候我還不明白神的愛是什麼,但我很享受那段單純、輕鬆的生活。現在回頭看,那其實是主第一次在我心裏播下生命種子的時候。
回到臺灣之後,主又悄悄地出現在我的人生中。那時我認識了一位渴望主的前女友,我們開始一起上主日、參加教會聚會。
那間教會有樂團、有鍵盤手、有平台鋼琴,詩歌的投影字幕也很華麗。雖然詩歌唱得很好聽、詞藻也很動人,但我的心卻始終沒有被觸動。後來,隨著這段感情的結束,我也離開了那個教會。
之後,我回到自己與主之間那種簡單的關係,就是偶爾抬頭望著天空,心裏為家人和自己禱告,希望主保守我們平安。那時的我,雖然還不懂真正與主同行的意義,但祂並沒有放棄我。
幾年後,透過一位朋友的邀請,我開始參加召會的聚會,並穩定地追求主。我發現這裏的弟兄姊妹都非常真誠,彼此陪伴、彼此理解,像家人一樣。沒有華麗的舞台,卻有滿滿的愛與平安。

那份單純與溫暖讓我深深感動,也讓我下定決心受浸歸主,成為神家中的一員。那天,是我真正「回家」的日子。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開始學習「凡事謝恩」。我感謝主,讓我在人生中遇見各種人事物;感謝主給我一對堅強的父母;感謝主讓我雖然不愛讀書,也能一路完成碩士學位;感謝主讓我創業失敗,學會謙卑與成長;更感謝主讓我認識現在的妻子品吟,並賜給我一個寶貝兒子。
以弗所書二章十九節說:「你們不再是外人和寄居的,乃是聖徒同國之民,是神家裏的親人。感謝主,讓我有一個屬神的家。願一切榮耀歸給祂。(建興大區 朱撼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