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裏貧窮尋求神義,隱密禱告合拍祂意



  這三天的姊妹集調,真是感覺「靈裏貧窮的人有福了」,我們都是這一班蒙福的人。我很摸著第三篇跟第五篇有關於禱告的信息,因為在早期我是一個不會禱告的人,每次輪到我禱告的時候就開始抓頭髮,看別人,想說怎麼辦?禱告要講什麼?我只會講感謝主,然後跟著大家一起結束,說阿門。所以當我今天聽到第三篇「對於國度生活緊要的禱告」說到我們要有一個禱告的靈。

這一篇弟兄有分享到內容其實就是一個禱告的示範,我們從裏面就學習到,第一個我們要作一個禱告的人,主耶穌始終與神是一。作為一個禱告的人,主耶穌不住的活在神的同在裏,祂告訴我們他從沒有獨自一人,乃有父一直與祂同在。作為一個禱告的人,主耶穌在任何苦難和逼迫下都信靠神,不信靠自己。真的是有很大的亮光與看見。

2202 2.2


  因為我們常常都會覺得這是要禱告的時候,但現在就處在這個為難的環境裏,實在禱告不出來,覺得這個環境太為難我了。但是信息裏面教導我們,我們不要看自己的環境,而要定睛注視著主。
  第五篇信息講到,我們要過國度子民有個人禱告的經歷,在隱密中接觸他們的天父,得著對父隱密的享受。我們要學習主的榜樣—有獨自上山去禱告而過隱藏的生活。說到這個密室中的禱告,之前剛好在主日聚會的時候有分享到衛斯理的媽媽,她很忙碌,但是她是一個很愛主的人,所以當她覺得心情煩躁或是太忙了,需要跟主有親密的交通,她就把圍裙蓋在頭上禱告。然後小孩就會知道不要再講話了,媽媽在跟主交通。感謝主,在禱告的生活裏面,真的就是要過生根的生活,讓我們都是一直跟主有連結。感謝主,阿們。(楠梓大區 李黃璧珍)

  馬太福音六章卅三節:「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
  第三篇「關於國度生活緊要的禱告」。主是禱告的人的榜樣。主耶穌一生都是禱告的人,一直活在與父的交通和同在裏。作為一個禱告的人,主耶穌始終與神是一。求主將我們作成禱告的人,並藉由禱告對付己、將自己禱告到神裏面。並且我們的禱告需要對準神的權益,以完成神的經綸。(楠梓大區 高俊美)

  我要分享的是第四篇。馬太福音五章七節說:「憐憫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因有一個應許為著我們。這應許就是憐憫的人必蒙憐憫。所以我們要在主面前俯伏,為著祂的憐憫拜祂,就越被拔高,並且把我們擺在祂的恢復裏,讓我們不信靠自己,乃是信靠祂並最終神就會憐憫行奇妙的事。最終我們也會樂意背負責任憐憫人。(博愛大區 魏惠珍)

  感謝主,很享受這次訓練的每篇信息,在這裏分享一點,就是九福中的「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並領受憐憫。憐憫是神的屬性中搆得最遠的,我們的不信從給神的憐憫機會,領我們來得著救恩。在神主宰的憐憫裏,我們的心傾向於祂,因著祂給我們的憐憫,我們天天尋求祂,在主面前樂意背負我們的責任。然而,甚至我們樂意背負責任也是出於神的憐憫。對於我們的將來,我們不信靠自己,乃是信靠祂,以及祂奇妙的憐憫。我們同主前行,不在於我們的定意或奔跑,乃在於神的憐憫。
  我身體不適,若要外出集體行動會有諸多不便,這使我裹足不前,然而,最終還是願意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而報名參加這次姊妹集調,因此經歷了天父顧念我的需要,使我跟上所有行程 ,有分每場訓練,這是在於神的憐憫。願我們眼睛得開而看見這個事實:一切皆在於神的憐憫。神的憐憫行奇妙的事。(明誠大區 賴玉婷)

  我每一次參加姊妹集調的時候,都會對為什麼這次要特別來討論這主題產生好奇!這一次的主題:「馬太福音五至七章極重要的方面」。我很摸著有一個弟兄,說明為什麼要講這主題,弟兄用啃老族來比喻長老們的擔心,神真的快來了,但我們生命還沒有長大,無法進入父的國,所以這次在集調的時候特別再把這個訊息講述一次,希望大家能夠被點醒。五到七章是在講國度憲法的頒佈,因為我們就是等候主及神的國度來的那一班國度子民,看到國度憲法中國度的子民該是怎麼樣,我們就是要趕快往那個方向走,依靠主讓自己長成那個樣子,才有資格進入父的國!
  這次信息中有二個點我深深被摸到,第一個就是要要像主在世時一樣時時的禱告,時時的與神聯結,其實我們在時時的禱告這事上本身就是一個見證,見證我們凡事都是靠著主,不是靠著我們自己! 第二個點是在第八篇,我們要先尋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都會加給我們。讓我瞭解我們每天為自己所求所煩惱的,其實主都知道,對主而言也是祂說給就給的小事,就像買菜時附加送的蔥。我們不應該花那麼多時間求這些主看為末的事,我們應該去認真的求問說主要什麼?主要我們先求「神的國」,就是今日召會生活的實際,也就是未來諸天之國的實現,所以我們要努力聯於召會的生活;「祂的義」就是我們所活出的基督,要怎麼活出來,就又回到本次主題所說國度憲法頒布的所有的規範。感謝主,藉由職事弟兄的口,對我們明確地揭示了神對我們如此殷切的期盼。(博愛大區 陳薇光)

  這次訓練的總題是「馬太福音五至七章極重要的方面」,對於這些經節其實我們並不陌生,但這次更深的進入這裏面一切的內涵,摸著我們裏面的所是,包括我們必須是靈裏貧窮者,也必須是清心者,也需要是哀慟者、溫柔者,也需要是製造和平者,以及需要成為憐憫人的人,我們都應該成為這樣所是的人。
  這次負擔的中心乃是馬太福音五章四十八節:「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這裏給我們一條實行的路就是我們要進窄門,並要走生命的狹路,就要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就是實行父的旨意,使我們得以在那日就是在基督審判臺的日子,進入父的國,要進入父的國,需要我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我們了。
  什麼是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呢?弟兄問我們說神的國你們尋求到了嗎?我們可能認為已經尋求到了,我們可能認為神的國就在召會生活裏,但是我們真正在過的召會生活時,我們真正有諸天之國的實際了嗎?我們過召會生活時仍需要帶著尋求神的國的心。召會生活的根基乃在小排,在小排裏我們是否有照耀神聖的光、流通神聖的愛、實行神聖的旨意,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實行、實踐、執行,這就是尋求神的國。召會生活裏面有許多的細節是需要去尋求的,去實行的,而尋求神的義就是活出來的基督,我們所活出來的義必須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我們怎麼能夠超過呢?惟有基督是神的義,因此,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路,就是要到主這裏來喫主,享受主,並憑神聖的生命,活出靈裏貧窮、飢渴慕義、活出裏面有神聖的素質而彰顯神聖的形像;並且在神的掌權和管制之下,在祂的行政裏,與神與人都是對的;同時我們的所是也必須是對的,我們若一直不長進,沒有對付己、對付憂慮、對付財務,我們就會變成老小孩、啃老族,一年過一年,我們需要核對我們是否在神聖生命裏長大,在召會生活中盡功用,並且建造小排,以實行父的旨意。(博愛大區 黃惠珠)

2202 2.1



  這次聚會摸著的是我們要靈裏貧窮,當我的靈裏貧窮,我們就能接受神的生命和祂的義;我們靈裏貧窮,我們就會為別人不認識神哀慟,我們自然而然也是溫柔的。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我們知道我們靈裏貧窮。我們信主之後,我們很容易落入一成不變老舊的光景,我們會聚會時沒有開我們的眼和耳朵,變成是照表操課,我們變得和主的關係陷入老舊,因此我很儆醒我們要靈裏貧窮。每時每刻需要用全新謙卑的心來和主有親密的連結,並且能為周遭的環境事物有哀慟。當我們對他們哀慟,我們也會進而用愛和溫柔對待他們,但我們要對自己是嚴格,是公義的;我們要有清心,要能夠看見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並且與人和睦。當我們靈裏貧窮,我們會全然接受主在我裏面的變化更新,有些東西就會自然而然發出,成為外在的情形,進而與人產生和平,我們與人和平也與神和平,我們要秉持著這樣,我們才是神的兒子,感謝讚美主!(博愛大區 林思妤)

  我要分享第八篇,先尋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弟兄在交通的時候問了一個問題,他說,「為什麼不先尋求神的愛,神的光,神的聖,而是要先尋求祂的義?」因為義是神國的事,義出自神,因此義和神的掌權和管治有關;義是神寶座的根基,因此義沒有轉動的理由。我們可以愛或不愛,但我們只能是義的,不能不義,我們必須在「我們的所是」上與神是對的,必須與人事物上都是對的。馬太福音六章卅三節:「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要先尋求,表示這是主的命令,我們若執行主的命令,後面有一個應許就是這一切都要加給我們了,也就是我們已經有的,祂還要再加給我們。
  我實在摸著這個「要先」,主說的話是算數的,再笨也要先執行主的命令,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樣會為自己積蓄財寶在天上,不僅沒有蟲蛀銹蝕,我們原有的,祂還要加給我們。若不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我們所尋求神以外的人事物,無論是地上的財寶,今生的思慮,驕傲等都有蟲蛀銹蝕,有賊挖洞偷竊,不僅失去屬地物質的,更失去屬天的賞賜,實在要會算阿!因此我們要竭力,要拼上去,要比經學家跟法利賽人更拼,他們一生都竭力守住他們以為的義,主說,若不超過經學家和法利賽人的義,絕不能進諸天的國,我們一定要更靈裏貧窮,一定要更飢渴慕義,超過經學家法利賽人,才能討父的喜悅。因此,在主話的光中,我們需要重新檢視我們的召會生活,我們的小排生活,顧到每位聖徒,幫助每位聖徒,關心每位聖徒都能被顧惜,牧養餧養,每個人都飢渴慕義,大口的喫主要主,一同先讓父得著滿足。(博愛大區 林娟娟)

  馬太福音五章四十八節:「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以前讀到這一節,都覺得很沉重,何時我才能達到呢?不能達到的話,主來時怎麼辦呢?感謝主,這裏弟兄讓我們看到,像天父完全一樣,乃是指在祂的愛裏完全。
  羅馬書五章五節下:「神的愛已經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藉著重生,神的愛已在我們裏面,我們深處有了神聖的素質,這素質就是,愛的神自己。所以我們得完全的路,就是留在神聖的交通裏,不斷接受並享受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分賜。
  在我的經歷裏,當遇到過不去的人、事、物,要發出抱怨時,若我轉向主,向主說主「我愛你」。愛的神自己,就讓我能接受這一切的事故。感謝主,藉著住在愛的神裏,我們就可以坦然迎接主的再來。阿們!(昌裕大區 楊黃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