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的對象-「門徒」
這一系列的信息講到馬太福音五、六、七章極重要的方面,而這三章聖經的內容都是在山上說的(太五1,八1),同時不是對群眾說的,而是對到祂跟前來的「門徒」說的。這說出我們要得著這一系列的說話,有分這說話的實際,首先,我們必須是來到主這裏的「門徒」(門徒又稱為基督徒,徒十一26),而不是「群眾」。

教導的地點-在山上(國度)
主耶穌教導五、六、七章這段話是在山上說的。在聖經裏,山有時表徵國度。例如,照但以理二章卅四至卅五節,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碎了大像,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這山表徵千年國。因此,在聖經裏,山表徵國度,尤其是諸天的國。這表明我們要聽見主所說的這段話,我們就不僅需要從海表徵撒但所敗壞的世界蒙召得救(太四18~22),我們還必須是一班願意為國度付代價,而遠離世界跟隨主到山上的門徒。
得福的條件—六項內在的光景、三種外在的項目
主在馬太福音五、六、七章對門徒的教導裏,頭一段教訓,是說到諸天之國子民九種有福的光景,在五章三至十一節這九節的經文裏,上文都指得福的條件,下文都指福的內容。
得福的條件主要的是由六項內在的光景所構成:「靈裏貧窮的」、「哀慟的」、「溫柔的」、「飢渴慕義的」、「憐憫人的」、「清心的」,這些與我們的心和靈有關。另也與三種外在的項目有關:「製造和平的」、「為義受逼迫的」、「因我(主)的緣故,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
六項內在的光景,開始於在靈裏的第一種光景,結束於在心裏的第六種光景。這意思是說,我們若要過正當的國度生活,就需要正確的靈和正確的心,並且當我們向主有正確的內在光景時,有些東西就自然而然的發出,成為三種外在的情形。
福的內容
九福的內容:「諸天的國是他們的」、「他們必得安慰」、「他們必承受地土」、「他們必得飽足」、「他們必蒙憐憫」、「他們必看見神」、「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諸天的國是他們的」、「你們在諸天之上的賞賜是大的」。九福中的第九福,主沒有說福的內容是甚麼,卻說「在諸天之上的賞賜」,既然第九福的回報「在諸天之上的賞賜」,其他八福的回報也必是「在諸天之上的賞賜」,這幫助我們認識,這九種福份不是來自地上的、屬地的,而是在諸天之上、屬天的,並且這福的完滿享受,是將來的,是在國度實現的時候。
諸天之國裏的「人」
主在山上的教訓裏,一開頭就題起九福,主的意思其實不重在說有福,乃重在說到諸天之國裏的人是怎樣的人,分別是靈裏貧窮的「人」…,哀慟的「人」…,溫柔的「人」…,飢渴慕義的「人」…,憐憫人的「人」…,清心的「人」…,製造和平的「人」…,為義受逼迫的「人」…。
誰是諸天之國裏的人,這樣的人該有怎樣的性質;那就是這九福所描述的。凡有這九種性質的人,都是有福的,因為這些性質證明他是一個活在諸天之國裏的人。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有沒有這些性質。
現今我們的生活就是積累國度作賞賜的過程,將來我們的生活就是享受國度作賞賜的時候。(許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