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四節,就描繪了馬可福音裏所記載的奴僕救主。第四節:「你竟也是卑微奴僕,為著我們作神奴僕;甘心順服以至於死,為使我們得救、蒙福。」

相較於另外三卷福音書,馬可福音更多描繪救主在為著神拯救罪人的服事上,所顯出的殷勤、忠信和其他的美德。奴僕救主服事的特點乃是不顯揚自己、不追求從人來的榮耀,反而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神。在以賽亞書中說到,基督乃是神的僕人,是神所揀選、所喜悅的(賽四二1)。在馬可福音十章四十五節,我們的主自己也說:「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在希臘原文裏,這裏的「命」(psuche,樸宿克),就是魂生命;祂對我們的服事,乃是捨去祂的魂生命、喪失魂的享受,而作我們的贖價。在腓立比書二章七至八節中就說到奴僕救主為著要服事我們所經過的七步降卑: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狀、成為人的樣式、降卑自己、成為順從的、順從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謝謝這位親愛的奴僕救主,祂對我們的服事乃是將命傾倒,以祂的生命作我們的贖價,為要成就祂所隸屬之神的永遠定旨。

 詩歌的第五節乃是論到馬太福音中所啟示的君王救主。第五節:「此外,恩主,你還是王,為神所膏、是神所立;藉著生命和愛掌權,帶著我們一同治理。」在這本福音書中,說到基督的三個聖稱,分別是基督、耶穌、以馬內利。第一個聖稱─基督,這名相當於希伯來文的「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在舊約以賽亞書六十一章裏,預言了基督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這處經節在馬太福音三章十六節及路加福音三章廿二節得著應驗。在這兩處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受浸時,神的靈降在祂身上;之後,主就在地上開始祂的職事。因此,我們可將「受膏」視為君王救主的就職,祂是神所膏、所立的君王,這使祂有能力及權柄在地上盡職。而第二個聖稱─耶穌,這名是希臘文,等於希伯來文的「約書亞」,意即耶和華救主,或耶和華救恩;這名是神所起的,因為祂要親自將祂的百姓從他們的罪裏救出來(太一21)。另外,第三個聖稱─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乃是人所稱君王救主的名(太一23)。讚美我們的主,祂是君王救主!祂來到我們中間,與我們同在,不僅僅叫我們罪得赦免、免去沉淪;更是要把我們帶進一個生命的範圍,也就是神愛子的國裏(西一13)。感謝主,當我們得救重生時,就已經從撒但黑暗的權勢中,遷入神的國裏。在這個範圍裏,有生命的供應、愛中的牧養;也有為使我們能成熟長大,而有的管制與要求。當你我願意向著主在我們身上的掌權敞開時,我們就在通往生命中作王的路上了。

 第六節及副歌:「主,當我們在此記念,我們分享你之所是;愛中享受你的自己,如此享受直到永世!你之所是正合我需!我心對你讚美洋溢!我之所願你全滿足,綽綽有餘,應付不已!」

 開始寶愛這首詩歌的原因乃是去年到斯里蘭卡短期開展時,一位中壯年弟兄和我分享的。依稀記得他拿起吉他後,就開始彈唱這首詩歌。在弟兄的交通中,聽聞這首詩歌領他走過許多為難、經過許多在服事主的路上,所無法過的關。在詩歌每一節中所啟示出主寶貴的所是,都是我們所需要的。當你我到這位是愛是光的神那裏,就能從祂得生命、得恩典。並能在生命的光中,成為一正確顧到神旨、體貼人心的人。更能在愛裏降卑自己,作一奴僕捨命服事。最後,當我們現今操練服神寶座,到那日我們即同主掌權。深願此詩中所描繪出的主寶貴所是,能供應你我一切的所願,甚至是綽綽有餘,應付不已!(鄭亦翔,

參讀書目:聖經恢復本、路加福音結晶讀經、路加福音生命讀經、馬可福音結晶讀經、腓立比書生命讀經、生命課程、真理課程、馬太福音結晶讀經。